文 Lucky Lu
在這期的共讀會理,遇到最大的困難是時間的掌握。因文本有一定的困難度,但我們都很想在有限的時間將文本消化,所以每一次的資料準備上,每位組員必須練習在有限的時間裡把所有從文本上得到的資訊最大化的分享。我想這是共讀會最有趣的地方(也最有挑戰性),在這個過程中,大家也會不斷的磨練出自己的詮釋能力。
圖➀是閱讀這次文本的時候,我正好在隔離中、覺得光線很美,隨手拿起正在吃的李子在窗邊拍的。在讀到 Moholy 認為影像的本質就是光線的時候,不禁有感,因為光線對的時候,似乎不管怎麼拍都對。拍照這張時更多在於在意光線的質感、色彩與角度。其他理論、甚麼的,好像瞬間都不重要了。這張照片對我來說拍攝的是無物,無關空間時間地點。紀錄的只是光本身而已。
------
下面是共讀會第四期第三次共讀所做的攝影理論閱讀筆記
・選書:Photography and Doubt
・作者:Sabine T.Kriebel and Andres Mario Zervigon
9/16 (4-4)閱讀段落: Part III From aporia to anomie - Photography deconstructed
▌ Moholy’s Doubt(威儒、Stanley、Lucky 整理)
・「從一開始,攝影就與知識有著特殊的關係…他們崇尚這種媒介似乎度為體的無中介、機械的複製,攝影似乎提供了一種剝除主觀和個人偏見的圖像:實證主義知識的形象」,但隨著攝影的發展,大多數人都意識到照片永遠不會是中立的。
・ Moholy 使用 Photogram (實物投影照相法)這個「紀錄光本身」的媒介,企圖發展新的視覺形式 — 沒有被控制、且客觀的。因其影像「製作」與產生的「影像」與常知的攝影不同,並且直接的處理光線,不透過相機的中介。(圖➁)
・Moholy-Nagy 直視攝影的本質:光。企圖將攝影從直接的參照與指示性,轉成透過抽象的本質表達。但作者認為此舉並不成功,只是從直接的參照物,轉變成紀錄抽象的參照物。是一個試圖從硬體(攝影技術)還原到軟體(攝影技術的本質)的嘗試。(Stanley 文)
▌ Max Ernst, graceful photographer(Lucky、嘉愛、函穎 整理)
・藉由 Max Ernst 《中國夜鶯》(圖➂)、《此處一切仍漂浮著》與《學校準備的解剖》…等「蒙太奇作品」。在一些作品中,甚至將作品標示成「雕塑」,於此,影像不再是敘述、文字不再是解釋,文字更是作品的一部分。Ernst 的作品擴展著各種攝影意義的可能,包括尺寸、正向或倒置、元素的意義翻轉…等。
・Ernst 的作品中,物件是脫離原本的語境,並且與其他元素建立出全新的關係、逃離現實的原則;但在現實的面相中,卻獲得了一定的重要性。筆者認為,相較於 Moholy-Nagy ,Ernst 的作品或許更能擴展攝影意義與其形式的彈性。
▌ Atomization, anomie and farewell to photography(函穎、Billy、家瑋 整理)
・本篇由討論森山大道的影像作品討論戰後日本社會氛圍 — 一個失序的狀態 — 的催化下,影像的轉變。例如:開始使用物件/現成物來創作,不侷限在顏料,發展出不同的創作方式。(函穎文)
・Provoke 雜誌的誕生,倡導著一種「像超現實主義者的自動寫作一樣無意識的攝影模式」,即是狂野、模糊、失焦的風格。這樣的視覺語言被解釋為針對美軍的佔領、美國文化殖民心裡所形成的。(圖➃)
・「除了表現情感,攝影還可能激發情感」。最常見的對攝影的反應不是基於審美的價值,而是基於身份認同,認為觀眾是被圖像的參照物,而非其形式屬性所質疑的。森山使觀眾努力識別可能的主題;我們被要求觀察和推測;不是立即顯而易見的。參照物躲避我們,迷失在攝影模糊和顆粒的視覺噪音中。
▌4-4 共讀後記
「有趣的是,雖然我們應該對攝影抱持懷疑,但當可能性變得太過巨大(攝影或說實物投影等技術的不可預測性),沒有真實的前提之下,我們又應該懷疑、質疑什麼?亦如後現代主義,解構到後來可能變成虛無。」- Stanley 文
看完這段也想到現代的電腦繪圖軟體,藉由拼貼、修圖、重組等功能,便能獲得與原圖完全不同的影像,甚至能被隨意竄改、挪用,進而產生不同意境。而又有多少人會去在意原圖的樣子? —- 函穎 文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