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攝影書的閱讀群敘 S1 共讀筆記 #2

文|余志偉 Shakingwave

組員|九禎、June、正偉、Jeff

主題|公路旅行中的意識漂流(第二班)


 


公路旅行中的意識漂流來到第二場的共讀,3男1女的共讀旅伴,打開我們更寬廣的旅行地圖,指定的8本書:


《ZZYZX》

《In Limbo》

《The Moon Belongs to Everyone》

《Sleeping by the Mississippi》

《Small World》

《Cue the Sun》

《北流活活第二版》

《Chewing Gum and Chocolate》,還等量其觀延伸閱讀另外9本:


《Omaha Sketchbook》

《東松照明全仕事》

《山水之間》

《The Non-Conformists》

《Minutes to Midnight》

《新國人》

《Yes Madam, Sorry Ah Sir》

《1139KM》

《海岸線》


而共讀旅伴跟敘光室 Anna 另外提供了自己的收藏,包括:

《45》

《MYSTERY TRAIN》

《Let the Sun Beheaded Be》

《Some Say Ice》

《Odesa》

《Mundo de Papel》

《Francesca Woodman:The Artist’s Books》

《The Castle》,不僅在碰面時間上拉出一個跨距(5/13第一次、6/4第二次,第二次還下著巨大雷雨),也加深這趟旅程的時間刻度。


 

這次我們採取更加感性的討論和對話,知性是需要的,但我們更期待旅伴之間的看見和分享,這個調整也得到豐富的收獲。



洞察力極深的 June 從翻閱的過程中,常能從未知資訊的情況下發現敘事或軌跡,相當精準地分享 Gergory Halpern《ZZYZX》整本書的舖排;偏好感性及影像詩句的 Jeff,常常提供我們感受的入口和觀察點,Alec Soth《Sleeping by the Mississippi》中的冷,難睡的床和不斷被敲醒的夢,現實是什麼?


 


另外兩位九禎和正偉,相較起來涉入攝影書的閱讀略久,感知並行,喜惡明確,能切中自己喜好的核心,感染其他讀者,九禎首推 Damian Heinisch《45》的多線敘事和多重編輯,解構照片與檔案之間的立場,重組成為獨立的新個體。Florian Bachmeier《In Limbo》的開展和戰爭影像,如在銀幕流動的無聲電影,被切斷的頁面經過日式裝幀(Japanische Bindung),轉折出柳暗花明的桃花世界,一拳拳打入正偉的心頭。


 


Stacy Mehrfar在《The Moon Belongs to Everyone》中盡可能抹去資訊,用動人的銀墨勾引身靈移動,肖像被劃下一道道縫線,失魂與沈醉一線之隔,移民的空洞如臨界的微塵,微不足道。冷觀暗諷在英國其來有自,外星人(布列松語)Martin Parr 在全球旅遊潮爆發之際,早已拿好相機、閃光燈,隨著浪潮逐流世界,用自己的消費,消費荒謬;用自己的幽默,幽默嘲諷。


 


另一種消費是 Trent Parke《Cue the Sun》,用一趟 COVID-19 疫情封鎖前快閃,日夜不停地從車窗向外掃攝,一張張印度莫名的街頭和人,被攝進日出與月昇的書裡,經摺綿延的雙面印刷,拉出一條有限卻也無限的時間軸。橫向軸線被張克純放進《北流活活》的黃河,帶著大型相機從東向西行,溯源而去,回望一千五百個日子,最難忘的還是途中去飽和的人與故事,源頭只是一個無聊傳說。


戰後日本的歸零重啟,永遠是東松照明這輩的質問,衝撞是必須的,可是別忘了冷靜思考,別忘了換位同理,《Chewing Gum and Chocolate》從他生前到死後才完成,編輯梳理了東松數十年的找尋,我們看見憤怒的消解、接受和溫暖。


 

衷心感謝第一季兩梯次的攝影書共讀旅伴,讓我們知道攝影還有許多可能,而夥伴還有許多,而台灣攝影的未來,等我們共同開創。第二季攝影書共讀主題「家庭與當代肖像」正積極規劃,期待不久再與各位見面,討論閱讀,共享攝影美好和價值。

 


84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