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米蘭藝術大學 NABA:轉職追夢的精實學習|學攝影的人 #4

已更新:7月1日

【學攝影的人】系列由敘光室策劃,專訪出國進修攝影的學員(或我們的好友!),將這份學習經驗分享給同樣喜愛攝影的大家。


米蘭藝術大學 nuova accademia di architecture
本篇受訪者俞潔(Kelly)

*此篇為 2018~2019 學情


現為全職接案攝影師的俞潔(Kelly),出國學攝影之前,在醫療界有一份多年且穩定的工作,由於對攝影的熱愛,毅然決然離開待了近十年的工作崗位,轉而投入攝影學習。


先選城市再選校


這也是我與 Kelly 認識的契機,她在出國之前參與了我的攝影課,累積了一定的攝影概念之後才前往義大利。為何選擇米蘭藝術大學(nuova accademia di architecture,以下簡稱 NABA)呢?Kelly 表示,因為本身對於歐洲的藝術史與建築非常有興趣,希望能在學習的同時體驗不同城市的文化,所以直接鎖定歐洲本土。


當初申請時,也有考慮馬蘭戈尼時裝學院(Istituto Marangoni),但這間偏商業攝影,與 Kelly 想學的藝術創作無交集,所以沒有申請。


米蘭藝術大學 nuova accademia di architecture
NABA 校園

英文授課、不會義大利文也 OK


Kelly 申請的 Visual Design and Photography Department(視覺設計與攝影研究所),提供義大利與英文分班授課,不會義大利文也可以就讀。基於生活與生存考量,Kelly 出國前還是學了基本的義大利文,到了之後持續也在社區大學學習語文。


60 學分、一年制


有趣的是,NABA 校園曾經是所精神病院,所以建築規劃整齊劃一,與傳統我們所認知的學校不同。而一年制的 60 學分,也與我們習慣上的計算方式不同,有的 3 學分課成,5 堂就上完了,不是每堂課的長度都以「學期」來計算。


米蘭藝術大學 nuova accademia di architecture
校園(與正在拍照的 Kelly)

校內學創作、校外自學商攝


NABA 大學部才有教授基礎攝影技術,就讀研究所的 Kelly 只能自學。米蘭是個小城市,Kelly 去了之後也順利的認識正在讀服裝設計的台灣人,進而幫忙拍服裝作業,口耳相傳之下,Kelly 開始收費接拍攝案。之後也在當地攝影棚當助理,從基礎學起,補足技術上的不足。


有趣的是,如果想練拍,只要請合作的模特兒拿 model card 給飯店,飯店覺的有「拍出好作品的潛力」,就會免費提供場地拍攝。


米蘭藝術大學 nuova accademia di architecture
Kelly 商攝作品

正課的部分圍繞在觀念建立,有理論課、哲學課、攝影史,當然也要拍照與評圖,比較特別的是,教授非常希望外國學生可以了解義大利文化、建築,與藝術,極力推銷這個國家。Kelly 提到其中一門哲學課的作業是「遊戲破關」,破關後要講出心路歷程,以此為底做一份影片當作期末作業,真的是有難度!


米蘭藝術大學 nuova accademia di architecture
課堂創作練習

畢業門檻:紙本狂熱的義大利文化


義大利在地紙本雜誌非常多,本國人非常喜歡紙媒,其中一堂「編輯課」的老師是出版社總編輯,期末就是每人自己訂主題與形式做一本攝影書。至於畢業門檻,也是做出一本紙本作品集,以及另外交一份以攝影史為主的論文,題目可自選,需用自己的立場表達對攝影史的見解。


大家可能會好奇,既然 Kelly 學的是藝術創作,那對現在商業攝影接案有幫助嗎?Kelly 發現,經過訓練之後,挑照片比較不會猶豫不決,會很明顯的擁有自己的美感、概念、思維,與脈絡,更重要的是,構思畫面時會有自己的直接想法,不會被潮流或客戶的指令拉著走,所以完全不後悔出國留學這個決定!


歡迎追蹤 Kelly 的作品網站與粉專,有商攝需求歡迎內洽唷!


文字|韓筠青;圖片提供|俞潔 Kelly


【學攝影的人】系列由 敘光室 策劃,轉載或合作請來信 info.forstoryteller@gmail.com


 


29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