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攝影理論共讀筆記 S5-5

已更新:2月17日


文|Lucky Lu


▍共讀整理:


陳威儒、梁家瑋、廖國孝、劉又菁、林嘉愛、Billy Lin、陳奕如


▍共讀筆記:延續著上一章「類虛構真實」所提到的影像與真實性的關聯,這一章節從「私攝影」和「自拍(Selfie)」來探討影像的真實性(Authenticity)。此篇中討論單張影像和擁有大量影像的系列影像內,主觀性如何在這這些作品中被 #表現、#實踐和協商。這次討論了許多看似貼身「隨拍」的真實影像,不指向一般的事態,而是 #喚起個人獨特的狀態和瞬間。他們的重點在於感覺:身體感覺、情感和感性。書中提到了幾種形式,下面挑選幾種來分享。


(圖 ➀)Nan and Brian in Bed, from The Ballad of Sexual Dependency, Nan Goldin

  • 建立在呈現出「我」、「抓拍」、「不經意」的捕捉日常相關,比較像日記式的揭露,把影像的解釋權力交付給讀者。例如 Nan Goldin 的攝影作品(圖 ➀)。其作品建立在作者生活與自己身體、主觀經驗的關係。而這樣與影像真實性的關係是有各自的褒貶。


(圖 ➁)Untitled, from 《CHI CHI》, Rinko Kawauchi

  • 川內倫子的攝影書《Cui Cui》(圖 ➁)紀錄了家庭和個人經驗,對呈現方式的仔細注意證明了這份工作不僅僅是透明的、沒有經過中介的主觀性。它創造了一個框架,觀眾可以在攝影師的「#我」的旁邊形成自己的聯想。


  • 再來,是表演性的,不再將照片視為圖像,而是傾向於將其視為一系列「表演實踐」。我們可以從激發觀眾的方式來描述這種表演性,即移動、激怒、喚醒、激發同理心或想像力。在這種模式下,照片可以被理解為行動,而不是被解碼為意義,這種轉變將作品置於社會領域,因此不一定需要定位於作者的意圖。



關於呈現真實與自我,本章節也討論了「Selfie」這個誕生於 2011 年 Instagram 崛起的影像。Selfie 的製作過程更具體、更即時,更容易受到控制,被認定為一種新的通訊模式。Selfie 的意義是建立在社交媒體上面的,所呈現的是一個「#經過塑造的理想自我」。自拍可能更像一種賦予自我發展權力的工具,反映了當代身份流動性的理論。像是 Amilia Ulman 2014 年 4-9 月用 Selfie 這個概念所進行的半虛構自傳計畫(圖 ➂),去回應社交媒體上某種完美的刻板印象。而這樣的概念需要「觀眾真正的信以為真」,概念也才會完整的被詮釋。



剛聽完另一場關於展演與圖像講座的共讀夥伴奕如有感道:「如果展演是逃離圖像的方式,但是最後還是回歸到圖像本身,#也許不把真實的實存性看得太絕對,#而是把觀眾的感知看成最重要的方式,讓觀眾接受。」

身處於影像內容快速迭代的我們已經漸漸習慣影像與真實的斷裂,有了這樣的認知,對我們在看待任何形式的作品的時候其實都可以更近一步的思考,影像的作者是用什麼樣的方式與我們互動,這條線索便會引領我們如何處理眼前的影像。


 


48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