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承諾學生,要推薦攝影史書籍給他們練功,也想趁機聊聊:找資料的話,上網都查得到,為什麼還要看書?
我的回應是:上網只能查到「資料」,頭腦裡擁有的才是「知識」;詮釋自己採集到的原始材料(知識),才能建立個人攝影風格。
也因為詮釋以及對話需要基礎知識作為打底,才會跟學生聊到攝影史的話題,接著展開更為寬廣的對話。
如果想先從關鍵字簡單切入,可參考這一篇週報:
攝影風格養成:攝影史書籍.精選推薦(中英各兩本)
我的攝影史知識來自兩顆磚頭重的美國版教科書,讀完後覺得,從經典照片切入歷史,反而更能精準掌握當下快門的前後脈絡。
《解讀攝影大師:認識他們的創作人生、觀點與作品觀看之道》
《持續進行的瞬間:談攝影及其捕捉的心靈》
如果你的英文程度不錯,我推薦由紐約 MOMA 前攝影部主任 John Szarkowski 撰寫的這兩本,Amazon 都能買到,非常方便:
沒有捷徑、沒有懶人包、沒有風格檔,實打實的累積知識吧!
留言